肝癌是“癌中之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已超过62.6万/年,居于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接近60万/年,位居肿瘤相关死亡的第3位。我国每年因患肝癌死亡的人数超过10万人。中晚期肝癌手术切除率仅约5%-10%。随着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经皮影像(超声或CT)引导下的局部消融技术作为一种肿瘤微创治疗方法,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己逐渐成为肿瘤非手术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常用的局部消融技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冷冻消融、化学消融和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
一、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利用超声的图像清晰,无创无辐射和实时直接监控等特点下,用专门的治疗针(微波天线或微波“刀头”)经皮肤穿刺进入肝脏肿瘤内进行治疗。微波针的热效应,实际上是利用微波炉一样的原理,使肝癌组织局部在几分钟内达到70℃以上的温度,引起肿瘤靶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而周围组织极少或不受损伤,达到“烧死”肿瘤细胞的目的。这种微创治疗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创伤小,对患者全身影响小。
二、哪些肝癌患者适合微波消融治疗?
1.单发病灶≤5cm;
2.3个以下的多发病灶,最大病灶直径≤4cm;
3.无门静脉癌栓或肝外转移。
三、微波消融治疗的禁忌证有哪些?
1.凡是超声通道(穿刺路径)不明确、不清晰者。
2.肝功能严重损害,大量腹水;肾功能严重损害;严重的心功能不全者。
3.感染引起的发热,一般情况差者。
4.凝血系统机制异常,有出血倾向者。
5.弥漫性肝癌者。
6.癌肿病人不能合作配合者。
四、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有哪些优势?
1.微创,治疗中只用“针”(微波天线或微波“刀头”——直径2mm)在超声引导下精确进入肿瘤内,皮肤只有不足3mm的针眼,无疤痕,无缝线,避免了大手术对全身“元气”的伤害。
2.治疗时间短,疗效高,可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单发病灶≤5cm的肿瘤可一次灭活,一次治疗时间只需约15分钟。
3.可以进行适形消融,就是依据肿瘤的形状进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4.适应证广,对于无法手术切除,血管栓塞无效或者是肝功能差的肝癌,超声介入仍能进行治疗,可以达到减瘤、姑息治疗,减缓疼痛、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
5.可以广泛联合其他治疗,如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将有助于加强对微波消融肿瘤的有效控制和扩大其适应证。
6.可以反复多次治疗。
7.费用便宜,相对于手术费用低,只有不到前者的三分之一。
五、微波消融对比射频消融,优势在哪里?
1.微波消融术(MWA)是主动性消融,而射频消融技术为被动性消融。在活体内,微波的传导不需要依赖组织的导电性,受组织炭化及脱水的影响小,因此微波消融术的消融范围更大,且肿瘤内的温度足够高,消融时间更短,肿瘤灭活更完全。
2.与射频消融相比,微波消融术受血流灌注引起的冷却效应的影响较小,对于靠近血管的肿瘤靶区,也能做到均匀灭活。
3.多个微波能量源可同时应用,不会出现射频消融过程中的相互干扰现象,因而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更大的消融范围。
六、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疗效如何?
目前微波消融治疗正在全世界迅速兴起,所报道的治疗肝癌的病人数以万计,取得了与手术相媲美的治疗疗效。国内的一组报道:例肝癌患者的个肿瘤进行了微波消融治疗。患者1-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达93%、82%、72%、63%和51%,其中肿瘤直径4cm、肝硬化ChildA分级患者长期生存率较高,肿瘤局部复发仅占8%。
七、微波消融术有哪些并发症与副作用?
微波消融术的并发症与射频消融术相类似。副作用包括轻度的疼痛、消融后综合征及无症状性胸腔积液等。消融后综合征常常表现为低热和全身不适,其持续时间与微波消融引起组织坏死的体积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有关,一般持续3天左右。这些副作用往往是自限性的,通常无须治疗。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胆管狭窄、出血、肝脓肿、皮肤烫伤、肿瘤种植等,但是发生率较低。
八、还有哪些实体肿瘤能用微波消融治疗?
各种肝癌是微波消融治疗的最常用,除此之外,甲状腺瘤、外周型肺肿瘤、肾肿瘤、子宫肌瘤等都可适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