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星月闪耀的雷州》是吴家栋先生撰写的雷州人物专访系列,现收录发表,每周一期,敬请阅读!
杏林大鹏
文/吴家栋
主人公张道鹏
雷州曾有过这样一段历史,一些人员经过七天的培训后便当医生。患者若是肚疼,医生便开土霉素;胃疼,医生便开胃舒平;患者若是大病,医生便说对不起,医院吧。下面,我要说的也是一位乡村医生,但他是能医!也许好多读者认为不免夸张,我相信读者看了本文后,会认为这确实有点神呢!
张道鹏,年从一中的红医班毕业,当时学制是两年。毕业后他到附城镇卫生院工作,马上就成为这里的主要医生,平均每天病号有一百多人。后来他觉得自己的村庄一带更需要他这种医生,于是,他回到家乡附城镇朴扎村当起赤脚医生。但道鹏不甘心当一位平庸的乡村医生,他胸怀大志,决心要做一名医术精湛的医师。他当时就订阅了《新医学》等医学杂志。吴森兄后来提起此事,说:“我当时看到他的桌子上面放着一本《新医学》,认为他只是用它来装饰门面,显示学识的。因为里面大部分内容高深,一般赤脚医生根本看不懂。后来,我发现他有一篇论文就发表在这里,我才知道他的水平已与一般赤脚医生拉开距离了。”
他接连参加海康县赤脚医生、湛江市医士、广东省医师考试,每次考试,他都名列前茅。正由于他的刻苦钻研,他的医术越来越高,他从不做广告,但还是越来越多的人都蜂拥到他这儿来,病人不但来自札扎、韶山、南亩、迈奏、高山、南山、山内、殿山、芳茶、赤嵌等附城镇所有村委会,而且也来自附近的沈塘镇、客路镇,甚至遂溪、徐闻、太平、麻章等县区。其实他的医疗效果就是无声的广告。
有些人想拜在他的门下学习医学。张道鹏知道,若把自己的绝技传授给这些人,来给自己看病的人会减少,影响到自己的收入。他看到这些人恳切的眼神,不忍心拒绝,接收下来,悉心指导。当这些学徒认为自己可以独当一面了,就辞别而去,他们纷纷在张道鹏诊所的附近开起自己的门诊,一些病号也就近在张道鹏徒弟的门诊看病。有些人为此感到遗憾:自己培训出来的学生跟老师抢饭碗,他们为什么不到远一点的地方开门诊。张道鹏没有谴责这些学生,继续行医。
过了一段时间,在别人的游说之下,张道鹏下海了,他签下一项工程,贷款施工,完工后,对方要付9百多万元。但对方赖账, 道鹏只收到工程款3百多万元。在这期间,一些老病号遇到他,往往都问:“张医生,你到哪儿去了,这段时间找你看病,都找不到。”他感到商海波诡云谲,而病人又是那么的需要他,确实,像他周围的村庄,农民若有一点小病都跑到城里来的话,很不方便,乡村需要像他这样的医生扎根偏僻落后的村庄。离开医生岗位,他总有一种怅惘若失的感觉。于是,他毅然结束经商生涯,重操老本行。
有一年正月初六,道鹏在家中欢度节日,享受天伦之乐。这时,好友陈乃兴带着一位喝农药的危急病人上门来,请道鹏兄抢救。道鹏看到病人昏迷不醒,口吐白沫,说:“你赶快医院。”
乃兴知道鹏在抢救喝农药的病人方面,医院高,道鹏之所以这么说,也是怕万一出什么事故,病人家属会找麻烦,便说:“你若不抢救,病人医院路上就死了。即使人抢救不过来,我们也不会埋怨你。医疗费照付。”
道鹏想套出的就是这句话,他吃了定心丸,问:“喝的是什么药?”
“ 磷。”
道鹏马上撬开病人的嘴,把药灌进去。有位懂点医学的问:“不用洗胃肠吗?”医院的一般做法,是先洗胃肠的。
道鹏说:“如果先洗胃肠的话,病人可能等不及灌药就死了。这要打破常规。”
过了几个小时,病人渐渐地清醒了,围观的个个大喜。48小时后,道鹏就打发病人回家。道鹏的一位亲戚说:“你胆子也真大。医院的教授,他一般要留病人观察一个星期后才准出院。”
道鹏说:“我救过很多喝农药的了,要看对方喝的是哪种农药,如果是‘乐果’的话,就要观察一个星期才准出院,因为乐果是奶剂,这种药在肠胃中滞留的时间久。”其实把病人留下来多观察几天,对道鹏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因为这可以增加收入,但道鹏不屑这么做。
后来,我们在采访道鹏兄时,道鹏的同村人张育彬先生也说:“道鹏兄有几门拿手绝技,抢救喝农药病人是其中之一,只要撬得开嘴和中*的时间不长,就能救活。另外,医治肝脓肿也是他的绝技。”
朴扎村有一位村民,因为得了重病,医院治病,被诊断为占位病变,以后会转变成癌。但治疗了一段时间后病还是没有好转。医院要求开刀,但病人情愿死掉也不愿开刀。道鹏听说后,让病人到自己的诊所来,认真地了解病情,他认为专家的结论不准,应属于原虫引起的淋巴性肝脓肿,他给病人开了18粒药丸带回家吃。病人吃完后病好转了,再到道鹏那儿继续治疗,三个月后就全好了。病人的医院:“什么狗屁专家,远远比不上我道鹏伯。医院每天花费多元治不好,我道鹏伯每天只用1角多钱的药就治好我爸的病。”
曾有一位截瘫病人,医院服了多剂药,也做了CT、磁共振等检查,但还是医不好,不能走路,连小便也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排出尿,病人很绝望。后经熟人介绍,病人来让道鹏治疗。一开始时病人对张医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对他能医好自己的病并没抱多大希望。道鹏先认真观察病人,询问病情, 判断是因脊柱炎引起截瘫。他对症下药,结果很神奇,病人能走路和不用别人帮助就能排尿了。病人回到广州告诉同事,结果同事带来了好几位江苏、湖南的截瘫病人来给张医生治疗。
吴森兄听了上面这两件事后赞叹说:“这是奇迹!”
为什么一位红医班毕业的医生能有这么精湛的医疗技术?道鹏兄的好友陈吴森医生分析说:“这主要是道鹏兄深钻研、善总结、分析能力强。”道鹏有时候一个月看38本医学书,涉猎面很广,国内的、国外的;儿科的、内科的;等等。有一位现在比较“红”的医生听说此事后说:“天啊,我用一个月看《赤脚医生手册》都看不完。”有的疾病名称,道鹏说出来,有的医生连听都没听说过,如苏尔弟病。
看到病号越来越多,特别是沈塘镇来的病号特别多,他虽然聘请了几位护士,但还是对付不过来,医院的念头,他邀请以前一中红医班的同学、医学能手李能营和陈乃兴加盟,医院医生波哥等人加盟。他多方筹集资金,买下了原附城镇粮所位于朴扎村一块地皮,并向省级主管部门申请。由于条件具备,申请获得批准,医院破土动工,年医院开始营业。医院位于交通动脉雷霞线上,医院也颇恰当。医院办起后,道鹏在网上全国招聘医生,也有些医生慕名而来。道鹏对有执业资格的医生才吸收,这里面不乏正高级医生,有六十年代在广州医学院毕业的医生。医院能够发展壮大,这也与道鹏的情结有关,他有着服务群众、想方法治好患者的病的责任感,有着浓得化不开的农村医疗情结。医院,某些医生对能否治好患者的病有时并不大在乎,因为并不影响到自己的饭碗。道鹏遵循“便宜的收费、精湛的医疗”这一原则,曾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必须为病号提供 的医疗!我必须博得群众的信任!此医院的创办,医院的不足。
医院
年6月28医院实地采访,看到或了解到该院六层高,实用面积多平方,医院人工90多人。设有儿科、内科等各科。这儿有许多大型医学仪器,有彩超、X光、心电图、生化全套等等。单手术室的设备就投入约80万元,是雷州市数一数二的。有朋友问:“在这儿检查的收费如何?”接待我们的医生波哥说:“价格 优惠,就说彩超吧,检查一个部位40元,医院便宜一半。”朋友说:“这确实是可以称作真医院。如果你们是早上来的话,会发现来就诊的病人排着长队,来稍晚一点,空阔的庭院已经没地方泊车了。”
当我们向张道鹏院长问及遇到的 困难是什么和以后有何打算时,张院长说:“本来我的事业可以搞得更大,但雷州医医院设置了一些门槛,例如限制病床数量。其实,卫生部早就出台了文件,要求在今年医院的障碍。我相信,雷州以后会贯彻上头的精神,那时,医院会更壮大。”
张道鹏扎根乡土、服务百姓的情怀远非一般医生可比。他虽是一名乡村医生,但他的本事、他的志向也远非一般医生可比。医院,我仿佛看到一只大鹏在这儿展翅翱翔。
作者简介
吴家栋
吴家栋,70后,广东雷州一中高级语文教师。系湛江作家协会会员,雷州市雷歌研究会、雷州市诗词学会、雷州市楹联学会副秘书长,雷州市中学语文研究会理事。主编有:《烛光》(文艺作品集)、《枫帆》报。担任《半岛雷声》编辑,在《中国校园文学》等报刊上发表过作品多篇(首、副),文学和论文方面获得 、省级大奖若干次。
更多半岛文化阅读
(之三):卢彦培:淑女难求
吴家栋:一门两书家光辉耀雷州
喻丰年:家——我们深吟浅唱
蔡山桂:究竟雷州城始建于何时
半|岛|雷|声BanDaoLeiSheng
﹀
﹀
﹀
挖掘与传承雷州半岛特色传统文化
打造雷州半岛 文艺精品展示平台
传播社会主流价值
共创雷州半岛文化繁荣
心灵回归静听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