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看到标题点进来这一刻,
已经想起了一些难忘的事,
我听了你心里下雨的声音。
今天要做的,开宗明义是收集你那里的雨声。
接下来我说的所有话,都是为了说服你参与这个项目。
如果我还没说,你就服了,直接拖到文末加入。
一
哪些事让你想起来就心软?
有个女孩叫“sallie爱夏天”,她告诉我,美国国家航天局网站每天会贴出当天的太阳照片,她上班路上都要看,坚持了几年。
一个读者的妈妈是旧上海名媛,年后生活拮据,但每天早上坚持用小炉子烤面包片。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曾告诉我,他们的一个用户,家庭主妇,晚上要面对一家老小闹哄哄的,后来她每天花十几分钟放罗辑思维提供的古典乐作品,全家都静下来,那一刻觉得自己还活得像个人。
也有些人,比如我,最心软的习惯是听下雨的声音。
相信我,如果你手机里一直存着一段雨声,它会比美国航天局的照片、早餐面包与古典乐更能随时帮到你。
多简单。
二
为什么你应该经常听一场雨的声音?
我听着手机里自己录的雨声,写下了这些理由:
很多人给喜欢听雨的打了标签:多愁善感、矫情。但我会有理有据地告诉你:听雨本身是人类的生理需求,非常正义和必要。
听下雨的声音让你安静,让你能睡着,让你沉浸于一段思考,不是因为诗意。
不吹不黑:科学上把雨声所属的声音叫做白噪音,它的频率在0~20千赫兹,同属于这个类型的,还有胎儿在母亲子宫里听到的声音。
你刚离开子宫会对陌生的声音感到恐惧,并且从此终生陷入各种环境噪音里。你会注意力分散,不安、烦躁。
下雨的声音,或者说白噪声给人安慰。它帮你“屏蔽”、弱化那些打扰你工作、睡觉的杂音,不管是隔壁办公室装修的声音,还是夜晚的车声、狗叫,或者男朋友的鼾声。
听着雨声,人更能够集中注意力,不管是思考,还是行动。
三
雨声有一种奇妙的节奏?不,是因为你对它付出了注意力。
你的大脑不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你的注意力可能只在雨点的节奏,和它们打落到不同物体上时发出的声音
它是最适合的环境音,像给你罩上了一层保护膜。
你不知不觉好好听一场雨,让你有空离开生活一会儿。
在你不知不觉的时候,它已经让你的生活变得纯粹、干净了,让你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更清晰透明。
这不就是你期待的事情吗?
四
你还能让这件事变得更加了不起。
如你所知,我们联合百度一起,正在建造一座永远下雨的城市:雨中城。我们要把它视觉化甚至现实化,把它真的建到百度地图的街景中。
这里面,要有一座所有人共享的雨声博物馆。让别人听到你正在听的雨声,也听到别人那里的。
这意味着什么?下雨是一种连接,举个栗子,如果你们两个分别在不同的城市,却都在下雨,你们会觉得距离很近。
我希望你能在北京听到普陀寺房檐下的雨声。也希望你在纽约能听到济南趵突泉边的雨声。当然,无论你在哪里,你所在的位置,雨声都有不同的故事。
那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事情:造一座能听到全世界雨声的线上博物馆,用雨声把我们联结在一起。
我希望你录下你身边的雨声,上传你手机里在某个地方录下的雨声,也邀请你身边的、你遍布世界各地的朋友,一起来做这件事。
也讲一讲雨声背后你难忘的事。你可以随时进来听听遥远的世界的雨声,看看陌生人的故事。
如果我们都这样做,我们就坐在家里,拥有了正在下雨的全世界。
然后我们再一起把它送给全世界,作为一个小礼物。
雨声博物馆会出现在哪儿:
上线后,在“雨中城”里你可以找到这座雨声博物馆。它会向所有人开放。
在雨声博物馆中可以做什么:
我们希望用世界各地的雨声点亮一张地图。不同国家、不同城市,都能听到当地一个具体地点的雨声,看到它的故事。
为了让更多地点被点亮,也希望你邀请在其他城市、其它国家的朋友一起上传雨声。美好的事情,要放眼全世界。
——参与方式——
你可以:
下雨时,用手机录一段雨声的音频或视频,点击阅读原文传给我,讲讲你的故事。
也可以:
如果你曾在某个地方录下过一段雨声,把它发到我们的邮箱:yzc
thefair.net.cn。记得说一下录制时间和地点,以及关于这段雨声的故事。两个多月前,北京下了夏天第一场雨。有个女孩在微博上对我说:
分手那天瓢泼大雨,一个人躲在家里哭了很久,满是怨恨。渐渐听到雨声比自己哭声还大,听了一夜。像一场告别演奏。
我想说的是:喂,我也希望你们有一些快乐的心跳的故事啊。
期待你加入这个项目。
点击阅读原文录下一段雨声,或打开邮箱上传你的雨声和故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