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介入科成功治疗急性化脓性胆

近日,医院医师团队通过介入微创胆囊穿刺技术成功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一例,经皮持续胆囊闭式引流后,患者好转出院。该病例的成功诊治,是介入微创技术不同于传统外科术式在外科疾病中的新应用,是我院介入科凭借介入穿刺技术不断发展进取,突破创新的新起点。

01入院情况

患者史某,男性,80岁,因“腹痛1天”由急诊拟“急性胆囊炎”收住入院。患者一日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持续性腹痛,以右上腹及右下腹为主,无恶心呕吐,无肩背部放射,发热,无畏寒。经休息后疼痛无缓解,医院就诊,查血常规:WBC29.05*10^9/L,N25.68*10^9/L,L7.1%,HCRP.50mg/dl。予“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后未见明显好转,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查电解质、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查CT示:颅内多发腔隙性梗塞。双侧额颞部硬膜下积液。老年脑。肝脏轮廓不光整,肝右叶低密度灶。胆囊积液,胆囊窝积液。左肾囊肿。肝脏前缘间隙模糊。右回盲部结构不清伴周围渗出改变。腹部肠腔积气积液扩张伴肠袢间隙模糊。两侧胸腔少量积液。

02治疗经过

患者要求内科保守治疗,经普外科、脾胃病科会诊后收住入脾胃病科保守治疗。入院后查体:腹稍隆,未见肠型,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全腹压痛,以右上腹压痛较明显,反跳痛(±),Murphy征(+),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5mg/L↑,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24.58×/L↑,中性粒细胞计数20.53×/L↑,余项未见明显异常。经内科抗感染等治疗后,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持续发热,体温约38℃,请我科会诊后建议可行胆囊积液穿刺引流术,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同意转入介入科继续治疗。

我科予CT导引下局麻行胆囊穿刺引流术,经导管抽吸脓性囊液约25ml(图1),术中诊断:化脓性胆囊炎。术程顺利,术中患者无特殊不适主诉,固定导管,安返病房。术后予经引流管予奥硝唑持续病灶冲洗、持续引流,并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图1

03逐渐恢复

术后第2天,患者腹痛较前明显减轻,予中药辨证论治治疗,胆囊脓肿症属中医胆痈范畴,湿热内生,酿生痈脓,治当清热解毒、化瘀消痈,方用大柴胡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经治后,患者脓性引流液逐渐减少(图2),复查血象:C反应蛋白92.3mg/L↑,红细胞压积34.20↓,白细胞计数14.08×/L↑,血小板压积0.44↑,中性粒细胞计数10.31×/L↑。患者CT示胆囊较前明显缩小。(图3)

04好转出院

患者精神神志较前明显改善,未诉腹痛,无发热。查体:腹稍隆,未见肠型,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无压痛,Murphy征(-),肝区叩痛阳性,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予好转出院。

疾病概况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腹症,具有发病率高、病情严重、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影响着该疾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化脓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的严重并发症,化脓性胆囊炎的患者可以并发化脓性胆管炎,可以并发穿孔,并发多发性的肝脓肿、败血症、化脓性胆囊炎黄疸。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术或腹腔镜切除术治疗,本例患者高龄,既往高血压、脑梗等基础疾病较多,患者拒绝外科手术治疗。胆囊脓肿介入治疗与传统手术相比,可以迅速降低胆囊内压力,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腹痛症状,减少手术对周围组织和部位的损伤。从而也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介入科门诊:周一、周四上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nongzhongyz.com/gzyy/1198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