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声科迅速发展超声引导下穿

74岁的王大爷因肺脏肿瘤进行化疗需要病理结果,临床医生申请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肺脏组织因有肩胛骨遮挡,超声引导下穿刺不易成功,姜树国副主任及刘文佳医生多次校对角度,终于取材成功,为患者明确了诊断,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医院超声科开展穿刺技术以来首例肺脏穿刺活检术。

医院超声科在蔡宏伟主任的带领下,紧跟国内、省内超声前沿技术发展,掌握了国内最先进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置管引流术及介入治疗等超声诊疗技术。超声科医生从单纯的临床辅助诊断发展为诊断和治疗的“跨界王”。

目前,医院超声科应用超声新技术诊治的病例不仅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肝脓肿、肝囊肿、肾囊肿、卵巢囊肿、胆囊置管引流、胆管置管引流,还包括肝、肾等实质脏器肿物、肺脏肿物、锁骨上淋巴结、乳腺、颌下腺肿物及四肢软组织肿物的组织学穿刺等。填补了双鸭山地区超声介入诊断及超声介入治疗领域的技术空白。

72岁的王大娘患肺部肿物,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整个心脏被积液牢牢包裹着。老人喘憋、呼吸困难,连睡觉都只能坐着,特别痛苦。超声科蔡宏伟主任为病人检查时,发现心包积液量最深处为16毫米,属于中等量积液。随后与姜树国副主任、刘文佳医生为其实施了“心包腔积液穿刺置管引流术”。抽出毫升的血性液体,当时老人心前区的压迫症状就有了缓解。整个操作仅用20分钟就完成了,第二天复查超声后,再次抽出积液。老人高兴地说:“我终于能躺着睡觉了,喘气也痛快多了,太感谢你们这些超声医生了!”

“超声引导下心包腔积液引流置管术”适合心包积液量超过1厘米的病人,抽液后病人的不适症状能够明显缓解,得到很多心内科病人的接受和认可。

67岁的宋大爷患肝囊肿多年,最近总念叨着右上腹胀痛,到医院做超声检查时发现巨大的肝囊肿已经把肝脏挤压得严重上抬,偏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超声科蔡宏伟主任与姜树国副主任、刘文佳医生及普外科医生共同为病人制定了“在超声引导下对肝囊肿进行抽液硬化治疗”的方案。当引流管准确置入肝囊肿中心位置时,用注射器和引流袋引出的囊液竟多达毫升,能装满三个矿泉水瓶。随着囊液的顺利抽出,诊床上的宋大爷明显感觉腹部胀痛缓解并逐渐消失。随后,又通过注入无水酒精,彻底杀灭囊壁的分泌细胞,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80岁的徐爷爷最近得了化脓性胆囊炎,高热伴腹痛。由于老人心肺功能很差,难以承受手术风险,普外科在与超声医生沟通后,决定为病人实施“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随着导管置入,从病人胆囊内抽出20毫升黄稠脓汁,随后脓汁被源源不断地引出体外。第二天徐爷爷就退烧了,一周后复查超声胆囊炎症明显减轻。老人在复查时眼含热泪,激动地对医生说:“你们的技术太厉害了,让我这80岁老头又捡回一条命!

自超声科开展“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置管引流术”以来,有90%是高龄老人。由于化脓性胆囊炎或梗阻性胆囊炎同时合并多种心肺疾病,很难承受手术治疗,而超声下的置管引流术,既降低了治疗风险,创伤小,费用低,又能起到迅速缓解病情,减轻痛苦的效果,得到众多老年病人的交口称赞。

疫情期间,很多病人不方便去外地就诊或复诊,医院超声科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新技术”、“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为很多重症病人进行了诊疗。其中最大年龄为94岁,是呼吸一科胸腔积液患者,最小年龄为8岁,是儿科胸、腹腔积液患者。其中有一例20岁肝脓肿患者,惧怕疼痛,为其采取全麻下置管引流,给病人带来了极大诊疗便利。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nongzhongyz.com/gzhg/70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