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布加rdquo的危害

近日介入诊疗中心联合心内科收治一位以胸闷、腹水为症状入院的病人。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布加综合征。完善相关检查后,介入诊疗中心陈帅主任为患者进行了介入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抗凝药物应用,患者胸闷、腹水症状明显缓解。顺利开通闭塞血管(如下图所示)

科普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BCS)是指一组由肝静脉和(或)其开口以上段下腔静脉病变引起的、具有肝静脉流出阻塞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该病分为下腔静脉型、肝静脉型以及混合型三种。BCS在全世界均有分布,在欧美国家其多由血液高凝状态导致肝静脉血栓形成引起,下腔静脉病变少见;而在亚洲包括我国及日韩等,下腔静脉病变多见。我国为BCS高发国家,尤其在黄淮流域较为多见。

本病以青年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2~2)︰1,年龄在2.5~75岁,以20~40岁为多见。其发病因素迄今尚未明了,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先天性下腔静脉内Eustachian瓣的异常发育、下腔静脉发育异常、形成下腔静脉隔膜;高凝和高粘状态如口服避孕剂、血小板增多等;内源性毒素如溃疡性结肠炎、丹毒等和外源性毒素如灌木茶和紫草茶等。腔内非血栓性阻塞如下腔静脉内内皮细胞瘤、转移性肿瘤、穿入下腔静脉的胆石;外源性压迫如阿米巴肝脓肿、肝癌、腹膜后肿物等;血管壁病变如白塞综合征、全身性胶原性血管病、下腔静脉化疗和放疗损伤致本病者均有报道。

本病病因复杂,不少病例原因不明。本病的诊断不难,有门静脉高压表现伴有胸、腹壁,特别是腰背部及双下肢静脉曲张者,应高度怀疑为布加综合征。B超或彩超是简易、可靠筛选手段;另一种方法是上下腔静脉联合造影,二根导管同时注射造影剂,可以清楚显示病变部位、长度、类型及范围,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加上经皮肝穿肝静脉(PTHV)造影则更完善。

急性期病人有发热、右上腹痛、迅速出现大量腹腔积液、黄疸、肝大,肝区有触痛,少尿。本病需手术治疗,如不手术治疗,2年内病死率较高。因此,多数学者主张及早手术。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的应用,又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对造影确定的下腔静脉狭窄,完全性膜性阻塞,或膜性阻塞伴小孔,或短段阻塞且无新鲜血栓者,均可选用此法。

专家简介

陈帅,医院介入科主任,任开封市医学会介入治疗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学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介入治疗学分会委员、医院协会肿瘤微创治疗管理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分会主动脉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医院协会血管外科管理分会委员、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血管疾病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介入技术全面,擅长“综合介入”、“神经介入”及“外周血管介入”。

供稿:介入诊疗中心

责任编辑:宣传科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nongzhongyz.com/gzby/12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