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很多朋友留言,整理后大致分为如下4类:
操作流程:如何加入相互宝、如何退出相互宝、如何申请赔付?
保障内容:相互宝保障哪些疾病,不保障哪些疾病?
分摊金额:为什么相互宝每月缴费越来越贵?
产品形态:相互宝和社保、保险有什么区别?
一、操作流程
01加入相互宝
相互宝一共有4个互助计划,分别是大病互助计划、慢性病人群防癌互助计划、老年防癌互助计划、公共交通意外互助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互助计划加入。
操作路径如下:
打开支付宝-搜索“相互宝”-选择互助计划-加入互助计划。
加入互助计划后,每月7日、21日为公示日,每月14日、28日分别扣费一次,系统直接从支付宝扣费。
02退出相互宝
退出相互宝后,不能继续享受相互宝提供的保障。
如果在公示日后退出,依然需要分摊当期费用,当期扣费完毕后,不会再进行下期分摊。
操作路径如下:
找到“相互宝”-我的互助-选择互助计划-点击“计划详情”-点击"退出互助计划"。
03申领互助金
先填写信息、提交材料,再由平台审核。
操作路径:
找到“相互宝”-我的互助-点击"申领互助金"。
二、保障内容
有朋友在后台咨询骨折住院能不能赔?肝脓肿能不能赔?肱骨头坏死能不能赔?
建议大家按照如下方式判断:
先确定加入的是哪个互助计划,再查看该互助计划的互助条款。
具体能不能赔付依据互助条款约定。
此外,在加入互助计划前的健康告知环节,如果没有如实告知,也可能无法获得赔付。
如果查看互助条款后,对互助计划保障内容还有疑问,欢迎后台留言咨询。
三、分摊金额
上线至今,相互宝一直被诟病分摊金额上涨太快。
以大病互助计划为例:
年4月第1期分摊金额为6.42元,年4月第1期分摊金额为0.15元。两年内分摊金额上涨42倍。
分摊金额为什么急剧上涨?主要有以下3个原因:
1)起步期平台低价吸引用户,随着用户越来越多,经过高速成长期,平台进入稳定期,价格回归理性。
2)随着用户基数越来越大,申请赔付的用户越来越多。
3)受负面赔付新闻,以及同业互助平台陆续关停影响,用户对互助平台信任度降低,不少用户退出相互宝。
四、产品形态
相互宝是一种网络赠予行为,不是保险,不受保险法律法规监管、保护。
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受保险法律法规监管、保护。
根据互助公约,平台可以根据经营状况、监管政策等,关停互助平台。
目前已经关停的互助平台有:水滴互助、美团互助、轻松互助、百度灯火互助。
相互宝是否会关停,不得而知,至少目前相互宝互助计划还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保障方案。
五、写在最后
相互宝是继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之后另外一种创新保障形式。
它价格便宜、加入门槛较低,但是提供的保障功能有限,并不能取代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只能作为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的补充。
想获得更加全面的保障,还是需要配置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如果您有相互宝、保险相关问题,欢迎在后台留言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