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肝博士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是一项常见的检查,想必肝病患者都非常熟悉,是检测肝癌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所以人们总是把甲胎蛋白与肝癌挂钩。但是当检查出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是肝癌吗?其实也不一定,这是一个误区,甲胎蛋白升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01
原发性肝癌:
血清AFP是当前诊断肝癌和疗效监测常用且重要的指标。血清AFP≥ug/L,排除妊娠、慢性或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以及消化道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
02
妊娠妇女
怀孕中的妇女也会出现甲胎蛋白的升高,但一般会低于ug/L,约在孕三个月的时候甲胎蛋白就会开始升高,约在孕7-8月的时候甲胎蛋白达到高峰并保持相对稳定,约在产后3周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妊娠妇女查出甲胎蛋白升高也不要过于担忧,有可能是正常现象。
03
肝炎、肝硬化及其恢复期
肝炎、肝硬化及其恢复期的病人有些也会出现AFP升高,原因是肝脏细胞再生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甲胎蛋白,但是同样升高的幅度不会很大,并且持续时间较短,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下降过程。
04
其他肿瘤:
有少数胃肠道的肿瘤也会引起甲胎蛋白升高,尤其是胃癌,这时候就需要完善其他相关检查确诊。
总之,甲胎蛋白升高不一定代表肝癌,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有肝炎、肝癌家族史的患者更需要定期随访、监测。如果确诊是肝癌,患者也不应该放弃希望,而是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
*文章系本平台转载,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推荐阅读
1、全民接种新冠疫苗已启动,肝病患者能否接种?
2、例药物性肝损伤临床分析
3、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特色与证据
4、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扶正化瘀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连续发表两篇英文文章
5、逆转肝纤维化,9kPa是否为抗纤起点的关键时机?
小伙伴们好,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