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济南

因为黑虎泉打水的老大爷

吃货天堂芙蓉街

还有一首原创民谣《济南济南》

我们的大济南在抖音上火得一塌糊涂

“我抬眼是千佛山的轮廓

我闭眼是大明湖和护城河

趵突泉在我耳畔喷涌着

……”

这,就是济南

“早饭吃么?”

“喝碗甜沫儿。”

“再加两匹儿油条?”

“杠塞来!”

早上七点

济南人的一天

从一碗甜沫开始

其实不止甜沫

济南人的早餐丰富的很

喝的是甜沫儿、胡辣汤、豆腐脑儿

吃的是油条、鸡蛋包、油璇、煎饼果子

杠滋儿咧

外地人眼中,济南遍地是文化人儿

济南人见人就喊“老师儿”

那是因为济南人谦逊又热情

济南很大

7个市辖区、3个县

总面积.21平方公里

人口万

拥有多年建城历史

是全国第一批的15个副省级大城市之一

济南很小

小到可以装在每个济南人的心中

不管走到哪儿

济南

都是牵挂的故乡

都是无法忘却的魂牵梦绕

济南的夏天很热

轿车后备箱能烤肉

马路上的井盖儿可以煎鸡蛋

素不相识的人来了就“熟”了

济南的冬天很冷

一到冬天,济南人都得降辈分

因为冻得跟孙子似的

这,就是济南

济南,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南依泰山,北跨黄河,背山面水

是风光旖旎的山水名城

人们称她为“泉城”

“七十二名泉”

日日夜夜在济南人耳畔喷涌着

诉说着济南古老的故事

名泉遍地,常年喷涌,清冽干净

济南人可以直接打水饮用,羡煞旁人

“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这大概是外地人对济南最初的好奇

千佛山,好像一位时间的老者

守候着世世代代的济南人

护城河像一条飞舞的玉带环绕古城

把一颗颗泉城珍珠

巧妙地穿在一起

因水而兴

因泉而魅

泉,是济南的精髓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是对济南最好的写照

这,就是济南

济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沐浴孔孟之道,儒家文化在这里浸润

自古以来

文人墨客、英雄豪杰都对济南偏爱有加

留下诗词歌赋、锦绣文章

并称“济南二安”的李清照和辛弃疾

为济南的历史文化挥上浓重一笔

老舍爷爷曾写下

充满诗情画意的《济南的冬天》

李白在济南留下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

兹山何峻秀,绿翠入芙蓉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的诗句

苏辙也曾吟

“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

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

白天

我们醉倒在济南的“泉城蓝”

华灯初上

漫步济南

赏湖光山色

令人心旷神怡

这,就是济南

济南被称为“串儿都”

每至傍晚时分

小桌、马扎摆好,烟雾升腾起来

不能点只能抢的串儿

冒着泡泡的扎啤,光着膀子的男人...

蒜儿瓣肉、大白腰、羊心管

毛豆花生拼盘、小龙虾

是最痛快不过的事情

济南,是鲁菜的发祥地

九转大肠、奶汤蒲菜、糖醋鲤鱼

一品豆腐、把子肉、油璇等等

承载着济南人味蕾上最深刻的味道

芙蓉街

更是济南吃货们的天堂

这,就是济南

《新周刊》曾撰文写济南是“钝感之城”

后来又将济南命名为“苟且之城”

说济南是“无感之城”

无亮点、无特色、无趣味

就这样不上不下,不好不坏

不吵不闹地苟且着

除了泉水文化和因夏雨荷而闻名的大明湖

文人墨客也找不到其兴奋点

也许是受孔孟文化的影响

济南人的性格似乎有些保守和温吞

在这座生活节奏缓慢的城市里

济南人好像习惯了

在老街巷里坐着马扎消遣

在泉边喝碗大碗茶打发时光

像老舍写的那样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但济南人又何尝苟且?

济南已成功举办全运会

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中国艺术节

等多项国际和国家级盛会

她被评为“中国最幸福城市”

“全国卫生城市”

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也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在《机遇之城》报告中

她是第十五名

国内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的

安全城市综合排名中

济南位列全国第三

年济南的生产总值达到亿元

济南日新月异的发展

给了我们更多的惊喜和骄傲

乘公交可以使用支付宝、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nongzhongyz.com/gzzd/122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