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为代表的肝癌局部消融治疗在过去20年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肝移植后的第3大肝癌治疗手段,在肝癌治疗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摄图网
01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射频热消融术是一种微创肿瘤原位治疗技术,借助于超声或CT等影像技术定位及引导电极针直接插入肿瘤内,通过射频能量使病灶局部组织产生高温,干燥最终凝固和灭活软组织和肿瘤。其原理是电子发生器产生射频电流时,通过电极针使周围组织产生高速离子振动和摩擦,继而转化为热能并随时间向外传导,从而使局部组织热凝固坏死和变性。
在临床观察上,用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有很好的效果,据报道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上治疗后1、2、3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是94%、86%、68%和40%,这种效果近似于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效果,同时实现了肝癌治疗的微创化和根治的目地,具有微创、安全、简便、易于反复施行、成本费用相对低廉等显著优点。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
什么样的病人适合做肝癌消融术?按照射频消融技术特点,射频消融的范围要超过肿瘤边缘1cm,才能达到肿瘤完全坏死的目地。一次电极针的射频消融的范围是直径5cm,3cm以下的肝脏肿瘤可以达到一次电极插入后射频消融完全覆盖,报道3cm以下的肝脏肿瘤有67%射频消融后肿瘤完全坏死,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而肝脏肿瘤为3-4cm时就需要调整电极针作甚少6次的射频消融,而且残瘤率和复发率都明显的升高。所以最适合的病人肝脏肿瘤要小于3cm,肝脏肿瘤的数目在3个以下。如果肝脏肿瘤大小超过5cm,还是首先考虑外科手术切除为佳。另外有一些严重的肝硬化或身体情况差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肝切除的病人也可考虑做肝脏肿瘤射频治疗。
射频治疗的方法有大致三种,一是体外经超声引导或CT引导直接从肝脏表面穿剌进肝脏肿瘤放入电极针进行治疗;二是在手术中经电视腹腔镜在电视直视下对肝脏肿瘤穿剌放入电极针,也可以在腹腔镜超声的引导下放入电极针;三是在外科手术中直接放入电极针,这种情况是由于手术发现肿瘤不能切除,或肝硬化严重不能作切除而做术中射频治疗,同样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近年我们开展腹腔镜下的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充分利用外科腹腔镜的优势,让病人在无痛苦的状态下,电视监视下直接对肝脏肿瘤穿剌,其效果确实并且可以把肝周的脏器分离开以避免肝脏周围脏器的损伤。
图片来源:摄图网
03
射频消融术有什么优缺点?优点:
① 创伤较小,恢复较快,并且可多次重复进行,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② 疗效确切,治疗目标性强,也没有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脱发、白细胞降低等副反应。局部消融与外科切除,并称为肝癌的两大“治愈性治疗方式”。部位良好的小肝癌进行局部消融治疗可获得与外科切除,同等的治疗效果;如操作技术过硬,大肝癌、高危部位肝癌,也可获得令人满意疗效。
③ 目前该项治疗方式的技术,已相对比较成熟,易于推广。射频消融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小肝癌,患者3年、5年、10年生存率,基本一致。射频消融治过的肝癌患者,年龄最小6岁年龄最大93岁。
④ 治疗费用适中,性价比相对较高。
缺点:
①该方法与手术治疗相比较,同样会受到患者全身状况、肝脏局部条件的限制。
②影响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最大因素,即为肿瘤部位和大小。
③目前局部消融技术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治疗标准,并且对医师的解剖知识、操作水平、影像学基础、临床诊治能力等要求较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经验,医院、不同医生进行的治疗效果相差较大。
图片来源:摄图网
04
肝癌射频消融术有什么并发症?选择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还是相对安全的,对全身的影响小,创伤反应也轻。治疗后的并发症一般在5-6%以下。
相对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种:
1、剧烈疼痛:肿瘤临近膈面或位于肝包膜下,射频后易造成腹膜或横膈热损伤,可给予药物镇痛治疗;
2、穿刺部位出血:多见于包膜下出血,出血量较小,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并观察出血量;出血量较大,给予肝动脉栓塞治疗;
3、肝脓肿:肿瘤坏死导致感染;
4、急性胆囊炎:肿瘤临近胆囊,热量损伤胆囊周围血管;
5、肠穿孔:肿瘤临近肠道,热量损伤肠壁;
6、种植转移:肿瘤沿穿刺针道种植转移,需在消融结束,退针过程中,对针道进行消融。
治疗后需要有1-2天的医学观察,以防出现各种并发症,以及发现并发症后能及时的治疗。
往期精彩回顾每周医讯,尽在觅健(5.20-5.26)第1期肝癌晚期,B超显示腹腔有积液,能抽掉吗?肿瘤患者便秘怎么办?一文解决难言之隐!封面图片来源:摄图网正版图库
责任编辑:鱼肝油
觅健寄语每一句话都能带给你力量!如果快乐太难,那就祝你平安!
你还在看我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