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是每每根据节气和节日来的,我原本想偷懒不写,只是悄悄和家人,朋友们过这些节气和节日,但周围好朋友说,不知道都该做些什么和怎样实现有仪式感的习俗。那么我就邀请了好朋友姜怡岑和我一起实现这些视频和特刊。怡岑和我相识在十年前,我们在艺术博览会上同时爱上了日本陶艺大师的茶杯。从分享茶道,香道和花道,到现在分别有了女儿后,我们突然意识到,那些美好的记忆都是一点点的仪式感积累而成,好多历经岁月的习俗传承着东方的智慧和对爱的表达。每个人从幼儿到暮年,都是生命匆匆的过客,而唯独这些智慧和星星点点的时光会流转并闪烁下去。
挂艾叶菖蒲
端午前后,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毒五月,邪气主要是湿热、秽浊,所以要芳香化湿,芳香化浊。
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今年在我做艾草花束的时候,发现农贸市场很难买到艾草和菖蒲,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农户无法提供和物流艾草到城市的农贸市场。所以我特别联系了郊外的农户,并联合了花艺设计师创作了一款五种植物的组合(艾草,菖蒲,地榆,谷穗,小米果),方便于朋友购买和实现夏日悬挂艾草的习俗。在本文的后面,大家可以看到购买方式。
吃粽子鸡蛋鸭蛋
除了我们熟知的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先生演化而来的食粽习俗外,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也有具药用价值。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和荷叶。记忆中的端午,就是坐在奶奶身边,闻着芦苇,花生,红枣和糯米的香味,看着大人们包粽子。
吃鸡蛋咸鸭蛋第一种说法是因为端午节预示着炎热夏季的到来,这个时候的气候是很潮湿的,特别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瘟疮”之类的疾病。而鸡蛋鸭蛋的形状比较像是一颗心,所以古时候的人认为,吃鸡蛋鸭蛋可以保护自己的心气神不受损害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候的中医认为,咸鸭蛋不仅可以滋阴清肺,而且还可以治疗夏季高温带来的隔热、咳嗽、嗓子疼痛以及泄痢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是五月份的时候很常见的疾病,所以很多人在端午节的时候吃咸鸭蛋,是为了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的产生。
香囊
端午节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我个人喜欢不同类型的香,用它调节心情。有了孩子以后,不用化学类的香水了,基本用纯天然的植物香。
香囊配方有很多种,流传较广的有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香乘》古方中的龙脑,檀香,丁香,甘松,辛夷,零陵香,小茴香也是经典配方。手工香囊制作也不难,网上可以自己下单买来,尝试着手工做几个,这也是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
五彩线
汉·应劭《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色丝系臂,名长命缕。后人也称“续命缕”。这种习俗从汉代至今已两千年啦。
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腕处。至今佩戴祈福彩绳的习俗在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尼等国家广为流传,在这些国家,无论是政治家和银行高管,还是延续着这种祈福的方式,他们不仅仅是节日时候戴,平时也会戴在手腕上,这种习俗看似简单,但也显示了他们对本国文化的自信。我个人的经历,这些彩绳或单一色彩的绳很容易佩戴,不怕水,不会刮伤皮肤,还有一点就是时时提示着自己,平安是福。
洗艾草水
俗语讲“端午洗艾澡,百病都赶跑。”艾叶防瘟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端午这天用艾草水洗脸洗澡可以驱虫避邪,除秽灭菌,保佑孩子平安。古人有一个浪漫的名字:沐兰汤。里面的兰并不是指兰花,而是草药,这习俗在西汉的《大戴礼记》中有记载。家里没有准备好艾草的,可以用白茶取代,特别是因为夏毒,孩子皮肤容易起的红疹,这一招尤其有效。
放纸鸢
风筝在古代称作纸鸢。端午放纸鸢寓意不好的东西都随风而去。
艾草,菖蒲,地榆,谷穗,小米果
价格:RMB
SilentSpace生活系列
随心赞赏咨询艺术家及作品请联系一静yijingnycya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