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给大家介绍的是“三高症”,相信大家已经get到其中的精髓,这篇我们来了解一下几个身体重要脏器和化验指标的意义。
肝脏
肝脏位于人体中的腹部位置,在右侧横隔膜之下,位于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是人体内脏里最大的器官。
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
肝脏还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约在1-2.5公斤之间。
肝脏还是尿素合成的主要器官,又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
常见肝病:
1、各种病原体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如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还有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脓肿、肝结核,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肝吸虫病、阿米巴肝脓肿等等。
2、肝脏占位性疾病。所谓占位,简单地讲就是指不正常的或非肝脏组织在正常肝脏组织内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并可能在其中生长、扩大,大多数可引起肝脏或全身损害。比如,各种良恶性肿瘤、肝囊肿、肝脓肿、肝包虫病、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等等。
3、代谢障碍引起的肝脏疾病。最常见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是脂肪肝。
4、酒精性肝病。顾名思义,这是由于过度饮酒引起的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肝病,严重的可发展为脂肪肝、肝硬化。
5、药物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性肝病。
6、自身免疫性肝病。比如,红斑狼疮引起的肝炎。
7、先天性或遗传性肝病。比如,主要以黄疸为表现的Gilbert综合征,就是一种先天性肝病。其他如多发性肝囊肿、海绵状肝血管瘤等等。
8、肝硬化。它是各种原因长期损害肝脏后,肝脏病的晚期表现。比如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病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多见于慢性心功能衰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等。
(一)肝功能检验指标
肝功能检查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同时也可以帮助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比如是否患有急、慢性肝炎、酒精肝、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肝胆系统疾病等。
肝功能的种类很多,通常我们会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衡量肝功能,主要包括四大类。
1、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试验:以血清酶检测常用,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2、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试验:以检测胆红素定量常用,如总胆红素(称STB)、直接胆红素(SDB);
3、反映肝脏贮备功能的试验:血浆的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时间(PT)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贮备能力的常规试验;
4、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试验: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
(二)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重度脂肪肝:?
脂肪代谢紊乱常表现为血脂增高、脂肪肝、肝功异常,致使脂肪在肝脏内大量堆积,引起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中度脂肪肝:?
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脂肪在肝脏内大量堆积,引起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轻度脂肪肝:
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脂肪在肝脏内大量堆积,引起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预防脂肪肝:
脂肪肝控制关键环节在于改善生活习惯,建议如下:
(1)低脂肪,低糖,高纤维(如蔬菜)、高维生素饮食为原则;
(2)如吸烟喝酒者请戒烟酒;
(3)忌服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4)坚持有氧运动有利于脂肪分解;
(5)3-5月复查一次腹部B超和肝功能。
(6)高血脂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久之可逐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应引起您的高度重视。
(7)血脂显著增高、肝功显著异常者请及时就医。
(以上(以上内容为卫生科整理汇总,并非绝对专业和权威性解读。如有疑问,或临床症状,医院就诊。)
图文消息/牛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