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外逃腐败分子的归案,背后都是艰辛曲折的努力。在为追逃成果欣喜的同时,这些案件也提醒着:如果能防患于未然,筑起防逃的堤坝,将腐败分子及时挡在国门之内,才是上策。追逃防逃两手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的重要工作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开展追逃追赃的同时,也致力于构建不敢逃、不能逃的防逃机制。
△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第五集《筑坝》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红色通缉》,1月14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第五集《筑坝》,通过防逃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告诉你防逃堤坝的作用。
王雁威:“冒充”出逃海外结果上了“红通”作茧自缚!
王雁威
“百名红通人员”第97号,广州市花都区政协原主席,涉嫌受贿罪,年6月,他和妻子两人忽然一起失踪。
王雁威失踪后不久,广州市委、花都区委收到了一封署名王雁威,从美国寄来的信。经鉴定,这封信是王雁威亲笔所写。大约一年后,又有人从加拿大打来了举报电话,称在加拿大温哥华见过王雁威。虽然这些证据都指向王雁威已逃往国外,但追逃人员心中始终有个疑问。
广州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董新良
查找他的出入境信息就发现,应该正规的出入境的场所,他没有出入过。一个可能就是确实偷渡去了境外。第二个可能就是仍然还留在国内。
年4月,“百名红通”名单公布,将王雁威列入其中。很快,王雁威本人就看到了这条消息。他瞬间对当年写信说自己在美国懊悔不已,因为他其实一直藏在国内。
王雁威
自作聪明的,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张纸。没有那张纸,上不了红通,红通是对国外的,力度强度那么大。
王雁威本想转移视线,结果却是作茧自缚。被列入“百名红通”后,对他的侦查力度不同寻常,最终使得他踪迹暴露。他在国内三年的逃亡之路可以说相当曲折:他们夫妇俩先到内蒙古,再到湖南,再到贵州、云南,又转头开到东北的辽宁,在每个地方住上一段时间,就换一个地方。
王雁威
走远点可能空间就大点,没人认识你,就是这个想法。走一天算一天,其实走的过程当中,也很苦的。
王雁威就这样在全国各地奔逃了近一年,他觉得这样不仅颠沛流离,担惊受怕,而且花销太大,他已经难以承受,决定回到广州躲藏。在他以前司机的安排下,他住到了一个商人提供的房子里。从年10月一直躲到年6月,这一年多时间王雁威夫妇连楼也没下过,生病也不敢去看,都是在家里熬过去。这种日子到底是什么滋味,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王雁威
恐惧、痛苦、无助,甚至还要看别人的眼色。我自己痛苦还不算,把老婆也拖到自己的身边,过上这样的日子。
经深入调查,工作组发现王雁威涉嫌家族式贪腐,女儿王静瑶及其它几名亲属都曾利用他的职权谋取私利。年6月,工作组依法拘捕了王静瑶和其它几名涉案人,在对王静瑶的讯问过程中,工作组发现了一些线索,并最终将夫妻二人及同伙抓获。王雁威三年逃亡路,终于走到了尽头。其他协助逃亡的相关人员也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郭永军:从被发现到被抓获只用了12个小时
郭永军
浙江丽水市青田县人防办原常务副主任。由于感觉到了被调查的风险,年7月2日,他计划搭乘CZ次航班,逃往越南胡志明市。
在郭永军计划外逃一个月前,审计部门对他所在的青田县人防办进行审计,发现了他涉嫌贪污问题的线索。青田县纪委监委接到移交的线索并启动了初步核实,郭永军听到风声后决定外逃。
郭永军
我认为始终是在初查期间,这么一种侥幸,所以说还敢试一试。
郭永军对办案程序有一定了解,他知道一般是正式立案后才会启动防逃措施,而他判断对自己还处于初核阶段,决定尽快出逃。为了掩盖行踪,郭永军特意绕远路,让朋友开车送自己到温州,再从温州坐高铁到上海,车票也是以别人的名义买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新建立起来的防逃机制,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