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6日上午8:30,“法学家与法的形成:从罗马法学家到中国的法典编纂”国际学术研讨会进入第五、第六单元讨论阶段,会议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楼七楼会议室举行。
第五单元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柏峰教授主持。首先是中国人民大学赵晓耕教授发言,发言题目是《传统法该如何回应法定继承人顺位的若干困境》。第二位发言人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景良教授,主题是《天圣令编纂中的宋代法学家——庞籍》。第三位发言人是北京大学李启成教授,发言题目是《冈田朝太郎与中国法律近代化》。第四位发言人是波尔多大学纳德·哈基姆(NadrHakim)教授,主题为《19世纪的法国法学家与法典化:对多变几何的执念》。
之后,贝尔加莫大学安东尼·班菲(AntonioBanfi)教授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栋教授对第五单元的主题报告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并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与疑问,展现了激烈的思想交锋。
第六单元的主持人是意大利罗马第一大学奥利维耶罗·迪利贝尔托(OliviroDilibrto)教授。首位发言人是西北政法大学闫晓君教授,他以《秦的立法技术》为题作了主题演讲。第二位发言人是澳门大学唐晓晴教授,发言题目是《不同语境下的法律关系理论:从康德、萨维尼、霍菲尔德到中国民法总则》。第三位发言人是特拉维夫大学拉凯莱·哈桑(RachlHassan)教授,发言题目为《“镜面游戏”:拉丁语文学中的法律与法学》。
本单元共有三位评议人,分别是来自卡利亚里大学的桑娜·玛丽娅·维吉尼亚(SannaMariaVirginia)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张继成教授和春杨教授。三位进行了详细评议。
第五单元
传统法该如何回应法定继承人顺位的若干困境赵晓耕(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当前,法律规定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为配偶、父母和子女。在同一顺位内部不存在进一步细分顺序的问题,而是基本采取均分或者按一定比例分配的方式。当下继承法对于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的规定并不能够解决一些实践中屡次发生的逻辑问题。确定法定继承人顺位所面临困境,需要从制度设计背后的一些人文关怀、情感认同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倡导。
对于本问题,传统法上的考量更细,也更为贴合中国家庭的实际情况。虽然随着时间之推移,较为庞大的家族逐渐解体为组织更松散的小型家庭,但其中夫妻、父母等关系本质上是没有变化的,而其背后所支持的一些精神层面的内容更是没有变化,例如父母并不认为继承子女的财产是一种法律上的权益,他们更加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治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