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1.充分引流脓液。
2.脓腔减压。
3.配合抗生素治疗有效控制感染。
4.局部冲洗。
适应症:
1.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的肝内脓肿且液化充分者。
2.有安全的穿刺和/或置管路径。
3.较小或多发脓肿,可采用多次单纯穿刺抽液及冲洗,较大的脓肿采用置管引流效果更佳。
禁忌症
1.血检显示出凝血指标重度超标者。
2.脓肿早期、脓肿尚未液化者。
3.脓肿因胃肠胀气、肺气肿等难以显示者。
4.穿刺针道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脏器者。
器具:
1.穿刺针18G~14GPTC穿刺针,长度15~30cm;目前市面常见的16G×mm一次性静脉留置针(BDAngiocathTM),因其安全、有效、易操作等原因,非常适用于胸、腹、盆腔等部位的诊断性穿刺、单纯抽液及两步法置管的导丝引导穿刺。
2.导丝直径0.in(0.09cm),前端柔软呈J形的超滑导丝为首选。
3.引流管7F~12F,长15~30cm,前端带多个侧孔的猪尾形导管。为了使引流管不易脱出,选用拉线式前端猪尾锁定的导管更为稳妥。
4.尖刀片置管引流时局部破皮用。
5.引流袋收纳引流液用,最好采用防回流式。
6.三通管可分别连接引流管和引流袋,方便脓液抽吸及脓腔冲洗。
术前准备:
1.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指标。术前应行增强CT或超声造影扫查,有助于全面评估肝脓肿的位置、数目、大小、液化程度和范围等。
2.患者禁食6~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胃肠插管减压。
3.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以消除其紧张情绪。
4.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
1.首先超声对肝脏进行全面的扫查,确定脓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及与大血管、胆管、胆囊及周边脏器的关系。依据通路最近而又安全的原则,标记穿刺点。对肝包膜下脓肿应避免直接穿刺而要选择经部分肝实质(质地正常的肝脏至少1cm,肝硬化者至少1.5cm以上)的方式。
2.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麻,探头消毒或用无菌隔离套包裹。在超声引导下用18G或16G穿刺针穿刺脓腔,抽出脓液即可确诊。
3.单纯抽液及冲洗:若脓腔较小(<3cm)、脓腔孤立且液化完全,可经穿刺针一次性将脓液抽吸干净并用替硝唑(或甲硝唑)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脓腔至冲洗液澄清后拔针。
4.置管引流:若脓肿较大(≥3cm),或经反复穿刺抽吸后未能治愈者,或考虑与胆管相通者,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根据脓肿大小、位置、脓液黏稠度、引流时间长短、穿刺的难易度,选择套管针直接穿刺法(一步法或Trocar法)或Seldinger方法(两步法)置管。置管后持续引流,间断冲洗。目前以Seldinger方法最常用,为减少引流管脱落,带拉线式尾端自锁的猪尾引流管最适宜。7~8F规格的引流管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脓肿引流的需求,只有脓液过于黏稠或脓腔内坏死组织较多时才选用10F以上的引流管。
5.将引流管缝合或使用专用固定器固定在皮肤上,接无菌引流瓶或引流袋并计引流量。
6.穿刺抽出的脓液应即刻送细菌培养,以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
注意事项:
1.对于直径<3cm且脓肿液化完全、囊壁较薄的脓肿,宜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直径≥3cm的脓肿、液化不完全、液化腔不规则、囊壁较厚的脓肿则需要置管引流。应用穿刺抽吸、冲洗法者,穿刺2次以上、抽吸不能治愈的脓肿,也要考虑置管引流。与胆管相通者置管引流效果最佳。
2.穿刺前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路径是穿刺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尽量避开肋膈窦或肋膈角以免引起脓胸或化脓性心包炎;位于肝表面的脓肿要尽量通过一些正常肝组织;不经肝脏而直接穿刺脓肿会使脓液外漏污染腹腔。
3.如果脓肿由多个脓腔构成,必须对每个脓腔分别进行穿刺或置管引流。
4.留置导管期间,开始每天用生理盐水或抗生素冲冼脓腔1~2次,保持导管通畅,使坏死物、碎屑被冲出,随着脓腔逐渐缩小,可适当减少冲洗次数。
5.冲洗时经常会遇到由于脓液黏稠堵塞产生活瓣作用,使冲洗液容易注入而不易抽出。遇到此种情况时,切勿盲目注入过多液体,而且必须记录冲洗液出入量,避免注入量大于抽出量而使脓腔内压过高导致细菌或毒素逆流入血产生高热寒战。
6.当脓液黏稠不易抽出时,可注入糜蛋白酶或尿激酶,12~24h后再抽吸。若引流仍不通畅,可考虑更换更粗的引流管。
7.超声复查脓腔消失,每日引流液<10mL,体温和白细胞恢复正常,停用抗生素并夹管2~3d后临床症状无反复,可拔管。
8.治疗前应让患者或其亲属知情,了解治疗的目的、方法、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适症状、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等,患者或其亲属表示同意治疗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患者和家属引流管保护和护理方法。
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预防:
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的并发症较少见。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1.出血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引导,可降低血管损伤的风险,但必须高度重视。误伤血管会引起腹腔内出血,主要发生在粗针穿剌或一步法置管引流。
2.感染扩散对未充分液化和局限的脓肿穿刺或不适当高压冲洗,有可能导致病原菌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菌血症,甚至脓毒血症,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
3.气胸、脓胸、肋膈窦损伤对肝脏膈顶部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时,进针点过高可能误伤胸膜或肺,引起气胸或脓胸。因此,超声引导穿刺必须避开含气肺组织和肋膈窦,选择肋膈窦以下肋间穿刺较适宜。
4.膈肌损伤或穿孔对位置较高而显示困难的脓肿应尽量行两步法置管引流,同时在穿刺全过程中的实时监视穿刺针尖尤为重要。
临床疗效:
超声引导肝脓肿穿刺抽吸和置管引流与外科手术引流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疗程短等优点。国内外大量文献显示此技术已经成为肝脓肿治疗的首选引流方式,使腹腔脓肿免除外科手术,尤其对于术后及年老体弱危重患者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避免了因手术带来的风险。
术后注意事项: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卧床休息4~8h,普通进食,引流液计量,保持伤口干燥,禁止剧烈运动和急速转身,固定好引流管,避免脱落。告知引流管护理知识、计量方法、引流液的颜色和可能的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随诊。
署名:包括医师签名、操作日期和时间、记录者姓名等。
内容来源:《介入性超声应用指南》
排版编辑:综合管理部
往期精彩:
好消息!医保异地结算已实现!
保定城乡居民医保政策
医院为我市唯一开展免费唐氏筛查的医疗机构
双目视力筛查仪——为孩子的视力保驾护航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