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西医内科学练习
1.男性,35岁,反复咳嗽、咳痰20年。5年前曾因大量咯血住院治疗,近3年咯血愈加频繁,5天前因大量咯血入院,经治疗后症状好转。幼年曾患百日咳。胸部高分辨CT提示:左下肺叶各段支气管囊性扩张。下一步的治疗是
A.抗结核治疗
B.抗感染治疗
C.手术治疗
D.对症治疗
E.中药治疗
2.对于下列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正确的是
A.异烟肼—高尿酸血症
B.利福平—耳毒性
C.链霉素—关节炎
D.吡嗪酰胺—听力下降
E.乙胺丁醇—视神经炎
3.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经典组合方案是
A.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对氨柳酸钠
B.异烟肼、卡那霉素、对氨柳酸钠、吡嗪酰胺
C.异烟肼、氨硫脲、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
D.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
E.异烟肼、氟哌酸、四环素、乙胺丁醇
4.女性,23岁、发热、干咳、乏力伴夜间盗汗和体重下降3周,咯血2天。查体:T38.5℃,右上肺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PPD:硬结20mm,表面有水泡。胸部X线片于右上肺可见高密度影,浓淡不均,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右上肺癌
B.右上肺结核
C.右上大叶性肺炎
D.右上支气管扩张
E.右上间质性肺炎
5.心衰导致胸腔积液的主要机制是
A.胸膜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
B.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C.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
D.胸膜淋巴回流障碍
E.损伤性胸腔积液
1答案:C
解析:患者反复咳痰伴有咯血史,有百日咳病史,HRCT显示支气管囊性扩张,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如果支气管扩张为局限性,且经充分的内科治疗仍顽固反复发作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如果大出血来自于增生的支气管动脉、经休息和抗生素等保守治疗不能缓解反复大咯血时,病变局限者可考虑外科手术,否则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对于那些尽管采取了所有治疗仍致残的病例,合适者可考虑肺移植。
2答案:E
解析:异烟肼(H)的副作用是发生周围神经炎(记忆有咽炎);利福平(R)的副作用是肝功能损害(记忆为立竿见影);链霉素(S)副作用是耳毒性(记忆为耳朵带了S形链);吡嗪酰胺(Z)的副作用是高尿酸血症,记忆为(秦贼赵高尿是酸的);乙胺丁醇(E)的副作用是视神经炎,(乙丁看电视眼睛发炎了)。
3答案:D
解析:抗结核药物治疗的经典组合方案是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吡嗪酰胺。注意必须有异烟肼和利福平两种杀结核菌药物。
4答案:B
解析:根据发热、夜间盗汗、PPD阳性和X线表现等可诊断为肺结核。肺结核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发热为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长期午后潮热。部分患者有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2)呼吸系统症状:①咳嗽咳痰;②咯血;③胸痛;④呼吸困难。体征取决于病变性质和范围:当渗出性病变范围大或干酪样坏死时,为肺实变体征:语颤增强、叩诊浊音、支气管呼吸音和细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是病变多发生在上叶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和后基底段,密度不均匀、边缘较清晰、变化较慢,易形成空洞和播散病灶。
5答案:A
解析:根据胸腔积液的发生机制,常见病因如下:①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如充血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血容量增加、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产生漏出液。②胸膜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如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肿瘤(癌肿转移、间皮瘤)、肺梗死、膈下炎症(膈下脓肿、急性胰腺炎、阿米巴肝脓肿)等,产生渗出液。③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如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综合症等,产生漏出液。④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如癌性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产生渗出液。⑤损伤: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和乳糜胸。⑥医源性:药物、放射治疗、消化内镜检查等都可以引起渗出液或漏出液。
协议通关班
1、学习方式:手机、iPad、电脑随时随地听高清课件,做题库测试
2.课程内容:课程覆盖考试考点知识,0基础都可以听得懂课程,会做题通过考试!
3、练习题库:按照今年考试趋势整理练习,有详细解析流程。
4、答疑解惑:学习中问题一对一解答,学习群同学间互动沟通。
5、冲刺阶段:串讲知识+模考试卷冲刺点题通过考试60分!
同等学力试听,辅导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