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李大妈今年退休了,也不爱出门,就喜欢待在家里,看看电视,吃吃水果和瓜子。一直以来,李大妈身体自我感觉没啥大毛病,就是有个龋齿,经常牙龈发个炎,吃吃药也就下去了。
但1周前,李大妈牙龈又红肿得厉害,去药房买了口服替硝唑,效果不佳。这两天不仅牙周出现了脓肿,还发烧了,体温达到了38.8℃,连下颌部都肿了起来,疼得嘴巴都没法张开,医院。
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明显升高,血糖达到了28mmol/L,最后诊断为糖尿病、颌周感染,经过积极的降糖和抗感染治疗后,李大妈才好转出院。
临床中,像李大妈这样的患者非常常见,医院被确诊为糖尿病时,并非是因为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而来,被确诊的最初,大多是因为其他症状到院就诊发现的。
那么,这狡猾的糖尿病,会伪装成多少副面孔呢?
面孔一:感染症状
糖尿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如泌尿系感染、呼吸道感染、结核以及肝脓肿等。
其中以细菌感染最为常见,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中亦可并发真菌感染。
例如:男性反反复复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腰痛等泌尿系感染的症状,女性频繁出现外阴瘙痒甚至时有脓性分泌物的症状,这些症状经过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并且时常反复。
此时就要警惕是否伴随糖尿病了。
面孔二:眼睛疾病
糖尿病常见的眼部症状就是视物模糊、视力减退,伴发快速进展的白内障和青光眼等,甚至有的人长期未重视,直至视网膜脱落导致失明。
例如:如果老年人近期出现视物模糊的症状,或者中青年出现眼睛胀痛、视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同时进行血糖检查,排查有无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对于许多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常常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这是由于血糖不正常、尿频造成的脱水状态而皮肤缺水和瘙痒。
此外,糖友的下肢或足部皮肤一旦发生破溃时,容易引起感染并且不易愈合。
例如:近期发现皮肤出现疖、疱,瘙痒难耐,破溃形成伤口后也不易愈合,就要警惕了,查查血糖。
面孔四:口腔疾病
糖尿病可引起或加重各种口腔疾病,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牙周组织发生感染,导致牙龈炎和牙周炎,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甚至可发生牙周脓肿;
2.唾液减少,导致口腔黏膜干燥,自洁能力下降,因此容易出现感染性口炎、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3.“糖友”普遍存在龋齿,随着年龄增大,牙槽骨吸收和牙齿松动脱落更为普遍;
4.进展的龋齿根尖炎及齿龈炎容易导致颌骨及颌周软组织感染,出现皮肤红肿、局部剧烈疼痛、张口受限、高热等。
例如:如案例中所示,近期的牙齿问题迁延不愈,常规治疗也不能解决问题时,要警惕是否伴随高血糖,是血糖在作祟。
面孔五:低血糖
看到这里,一定有读者会有疑问,糖尿病还能伪装成“低血糖”了?
没错,临床中来就诊的部分糖尿病患者,就是因为常常发生低血糖症状来院检查发现其已患糖尿病。
这是因为,许多糖尿病患者在不知道自己已有糖尿病时,并不会注意日常的饮食和运动,常会发生“低血糖”。
例如:经常在餐前出现饥饿、头晕、心慌、出汗等不适,需警惕低血糖的发生,而餐前低血糖往往是糖尿病前期的症状。
看了上面的“伪装面孔”,不知道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读者是否“似曾相识”?又或者,有这些症状的读者,是否开始了担心?
的确,高血糖的症状不容易展现出来,平时生活中要多多留意自身的不适,及时就诊。
特别提醒,一般体检常规会检查空腹血糖。但是仅仅查空腹血糖容易漏诊一些餐后高血糖的早期糖尿病患者。
亚洲人群和老年人群的血糖在糖尿病早期容易餐后血糖先升高。所以,体检的时候最好同时查一下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