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mL或占循环血容量20%,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
病因
(1)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
(2)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3)胆道出血等邻近器官疾病。
(4)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
临床表现
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呕血与黑便取决于出血的部位,速度与出血量。
辅助检查
内镜检查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首选检查措施。
治疗原则
(1)一般抢救措施: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出血期应禁食。
(2)积极补充血容量:立即开放静脉,迅速补充血容量。
(3)止血措施: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4)三(四)腔管的护理
放置三(四)腔管24小时后应放气数分钟再注气加压,以免食管胃底黏膜受压过久而致黏膜糜烂、缺血性坏死。出血停止后,放出囊内气体,继续观察24小时,未再出血可考虑拔管。
记忆提示
出血平卧腿抬起,扩容,抗休,暂禁食;食道出血首选镜,次选三腔,生长抑;
溃疡药物常能止,胃镜止血降为次;急诊内镜是首选,三腔每日一放气。
金英杰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