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人体防御疾病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发热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性疾病,包括各种急慢性全身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局部感染性疾病。其他因素如内分泌代谢障碍、无菌性坏死组织的吸收、结缔组织病以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等也可引起发热。
各种疾病引起的发热均有一定的特点,会出现不同的热型,这在疾病的诊断上很有价值。常见的热型有:
稽留热:多为高热,常持续在40℃上下,一天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见于大叶性肺炎和伤寒。
弛张热:一日内体温波动超过2℃以上,但最低温度仍在正常体温以上。此型见于肝脓肿、化脓性胆囊炎、严重的肺结核、风湿热、伤寒缓解期、副伤寒及败血症等。
间歇热:体温在一日间变化很大,由高热可降至正常体温以下,或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及败血症等。
回归热:高热骤起,持续几日后骤降,间隔无热数日,高热再起,如此反复多次,见于回归热。
波状热:热度逐渐上升,到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低热或正常体温,此后又重复上升,再度下降,见于布氏杆菌病。
目前由于抗生素、激素、退热药的广泛应用,热型可变得极不典型,故对热型应予以具体分析。其他如年龄、营养状态等也可影响热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