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分析1附解析

患者,女,28岁,因“突发右上腹绞痛”入院。查体:右上腹压痛,Murphy征(+)。行腹部CT平扫如下:

该患者CT读片结果如何?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请大家仔细分析并给出您的答案吧!

诊断:急性胆囊炎

依据︰CT平扫提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周围水肿,结合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考虑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acutecholecystitis)是胆囊管梗阻和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约95%以上的病人有胆囊结石,称结石性胆囊炎;5%的病人胆囊无结石,称非结石性胆囊炎。

主要病因可分为三类:

1.胆囊管梗阻:胆囊结石移动至胆囊管附近时,可堵塞胆囊管或嵌顿于胆囊颈,直接损伤粘膜,导致胆汁排出受阻,引起细胞损害,加重粘膜的严重、水肿甚至坏死。

2.细菌感染︰致病菌多从胆道逆行、血液循环或淋巴途径进入胆囊,在胆汁流出不畅时导致感染。

3.化学性炎症︰磷脂酶作用于胆汁内的卵磷脂,产生溶血卵磷脂,导致化学炎症。

本病以女性多见,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与发热。患者常首先出现右上腹疼痛,向右肩背部放射,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当胆管合并炎症或炎症导致肝门淋巴结肿大时,可出现黄疸。局部体征表现为右上腹可及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胆囊,Murphy征(+)。85%的病人白细胞升高,老年人可不升高。血清丙氨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常升高,部分病人的血清胆红素、淀粉酶也可表现为升高。

影像学表现:

1.超声∶急性胆囊炎表现为胆囊增大;胆囊壁明显增厚,呈强回声,其间有弱回声带,重者呈多层弱回声带表现呈多层弱回声带表现。

2.CT:表现为胆囊增大,直径5cm,周围脂肪密度增高,胆囊壁弥漫性增厚超过3mm并呈分层状强化,其中周边无强化的环形低密度层,代表浆膜下水肿带或渗出。

3.MRI:T1WI和T2WI上显示胆囊增大和胆囊壁增厚;增厚的胆囊壁水肿层在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本病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诊断—般无困难。

需要作出鉴别的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高位阑尾炎、肝脓肿、胆囊癌、结肠肝曲癌或小肠憩室穿孔,以及右侧肺炎、胸膜炎和肝炎等疾病。急性胆囊炎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前宜常规进行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异常,给予抗生素治疗。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宜选用手术治疗︰①胆囊炎伴严重的胆道感染;②胆囊炎出现并发症,如胆囊坏疽性炎症、积脓、穿孔等;③准备手术的患者,并发急性胆囊炎者,手术治疗可选用胆囊切除术与胆囊造瘘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nongzhongyz.com/gzby/103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