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么

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 http://m.39.net/pf/bdfyy/
辩证法是一切科学认识的灵魂。——俄·普列汉诺夫·《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同时也是一个肝癌大国,大家往往都会谈肝癌而色变;作为一名肝病/肝移植科医生,小意思时常需要面对肝癌病人的诊治,而近些年来,随着普通民众自我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小意思也发现,经常会遇到因查体发现“甲胎蛋白水平升高”而前来咨询“是否得肝癌了?”的朋友,今天呢,小意思就跟大家聊一聊“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么?”这个话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哈!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一种糖蛋白,主要由胎儿的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胎儿出生之前,其血液中的AFP水平较高,自出生后,则逐渐下降,至生后2~3月,AFP则基本被白蛋白替代,血液中较难检出,因此,在成人的血清中,AFP含量极低,而一旦在成人血液中检测到的AFP水平较高的话,则意味着可能存在肝细胞肝癌,因此,目前临床上将AFP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血清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每张AFP的化验报告单中,都会显示AFP水平的正常范围,一般来说,如果所测得的AFP水平在此范围内,则属于正常水平,否则,就属于结果异常了,但也有特定情况,比如:由于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使得其AFP的正常值水平也会有一定的不同,比如0~13ug/L或0~25ug/L,因此,不建议拿不同医疗机构的化验结果来比较高低,而应该对比同一个人在同一所医疗机构的化验结果,否则的话,就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此外,由于咱们人体的个体差异较大,绝大多数检查项目的正常值都是用统计学意义上的正常范围(95%或99%)来表示;但是,检验报告单上的正常范围最多也只能包括正常总体数的95%或99%,这就使得其余的1%或5%人群,原本也应该属于正常人群,而由于在数值上超出了正常范围(低于正常值的最低限或高于正常值的最高限),最终被视为不正常,这样也容易出现错误的判断;上述这两种情况的发生率不高,但,确实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在评价某人AFP的临床意义时,应尽量对采用同一种检测方法所得的AFP结果进行比较(看正常值的参考范围是否一样),而避免“判断标准不一致”所导致的错误判断,而且,除与代表总体的AFP正常值相比外,还要与该个体自身的AFP基础值相比,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对某一个特定个体而言,监测AFP变化趋势的价值,要高于单独某一次检查结果的价值。PS:考虑到AFP水平偏低并无明显的临床意义,本文就不讨论这一异常结果了;答:不一定。如上文所述,对于一位成人而言,其血清中AFP水平升高,往往意味着体内可能存在肝细胞肝癌,这也是监测AFP水平的临床意义所在,但,凡事无绝对,比如下述几种情况:妊娠妇女和新生儿:由于AFP是胎儿肝脏细胞分泌的正常血浆蛋白成分,因此,妊娠期妇女和新生儿血液中的AFP水平也会明显升高,一般来说,从妊娠后3个月到8个月,孕妇母血中的AFP量将逐渐达到最高峰,而后在产后3周左右,逐渐恢复正常水平;新生儿肝炎:约有30%的新生儿肝炎,可伴有血清AFP水平升高,而且,其发生率随病情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当然,其AFP水平也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逐渐下降;良性肝胆疾病:在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恢复期或肝硬化等良性肝脏疾病的活动期时,由于在此期间也伴随着肝脏细胞的坏死和再生,从而也可使得血清中的AFP水平出现升高,而且,随着病情的好转,AFP水平将逐渐降至正常范围,此外,在这种情况下,AFP升高的幅度比较小,而且持续时间也不长;生殖细胞肿瘤:AFP偏高可能还与生殖细胞肿瘤(如精原细胞瘤、恶性畸胎瘤或卵巢癌等)有关,据资料显示,大约50%患有生殖细胞肿瘤的病人,其AFP呈阳性,因此,对于AFP升高的男性患者,还需除外睾丸癌等生殖细胞肿瘤的可能。由此可见,临床上导致AFP水平升高的原因还是比较多的,AFP水平的升高,并不能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直接划等号,而应该由专业医务人员结合具体的病情进行分析和鉴别,以免误诊或漏诊!既然说,AFP水平升高也不一定是肝癌,那么,临床上应该如何科学看待“AFP”这个指标呢?小意思的建议如下:首先,不能孤立的看待AFP这个指标:AFP,无疑是一种较好的原发性肝癌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但是,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绝不是仅仅依靠这一个指标就可以确定的,还需要结合病人的既往情况(是否存在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或肝癌的家族史等高危因素)、其他化验(AFP异质体或异常凝血酶原等)和辅助检查(腹部超声多普勒、腹部CT或MRI扫描等),才能最终做出“是否为肝癌”的临床诊断;其次,AFP变化趋势的临床价值更大:如上文所述,AFP水平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出现变化,尤其是妊娠期或急慢性肝炎,其血清AFP水平都会随着病人的状态改变而变化,因此,监测AFP水平是否会随着妊娠的结束或肝脏病情的好转而下降,是判断其是否存在原发性肝癌可能的重要依据,而且,如果AFP水平始终处于正常范围之内的话,监测其变化趋势的临床意义就更大了;再次,异常AFP不应只考虑肝胆疾病:如上文所述,除了幼稚的肝脏细胞(胎儿肝细胞或成人的肝干细胞)会分泌AFP之外,原始的生殖细胞也可分泌AFP,因此,在排除肝胆疾病导致AFP水平升高的前提之下,还需考虑到是否存在生殖系统疾病等其他疾病,必要时,应建议病人去妇科或男科就诊,以免贻误病情;最后,正常AFP也还需警惕肝癌可能:如上文所述,对于某些超出正常范围95%或99%之外的人群,即便AFP水平处于正常水平,但如果其存在发生肝细胞肝癌(如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或肝癌家族史阳性等)或者是肝细胞肝癌复发的高危因素(如肝癌介入术后、肝癌切除术后或肝癌肝移植术后等),临床医务工作者仍然应该予以重视,密切监测AFP水平的变化趋势,或者是,及时完善肝癌的其他相关化验和检查,以便早期予以发现、诊断和治疗;好了,今天有关“甲胎蛋白升高,就一定得肝癌了么?”这个话题,小意思就跟大家聊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加全面和科学地看待“甲胎蛋白”这个指标,

不再因AFP升高而过度担心它:AFP升高,也不一定就得了肝癌,

也不因AFP正常而完全忽视它:而应密切监测AFP的变化趋势,

当然,如果您觉得太复杂的话,那就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员去处理吧,毕竟,这种做法的性价比,明显比自个儿费脑筋更高,对吧?最后,希望大家能够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gannongzhongyz.com/gzwh/12160.html


当前时间: